莊子,名周,戰(zhàn)國初人,生活年代大致在孔子之后,與孟子同時。家蒙縣,春秋時屬宋國,地方是現(xiàn)在的河南商丘縣東北,與老子故里相去不遠。
莊子身世貧約,曾經(jīng)做過一回“漆園吏”,官有多大,無從查考。但是,莊子似乎并不缺少“發(fā)達”的機會。楚威王聞其賢名,厚而迎之,許以為相,莊子笑對楚使說:千金,重利;卿位,尊位。你難道沒有見過祭祀用的牲畜嗎?精心豢養(yǎng)多年,衣以文繡,較好終入太廟成犧牲,這時,想不被人豢養(yǎng)已是不可能的了。走吧,我寧可游戲污讀而自快,寧可象活著的烏龜曳尾爛泥途中,也不想作神圣的犧牲。
看得出來,莊子的時代,變故不少,人命無常。如果以自由和生命作為抵押換取遠大前程,莊子并覺得有任何意義,何況這遠不能解除莊子心中那種仿佛源于洪荒遠古的“出神入化”的沖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