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詩三百》《詩》《詩教》
《詩三百》《詩》是先秦的叫法,本來只是一部詩集,但從漢代起儒家學者把《詩》當作經典,尊稱為《詩經》列入五經,而隨著列入了五經中它也由原來的一部普通詩集變成了同政治、道德等緊密相聯的教科書,因此也叫《詩教》;《詩三百》是由于其中篇幅有三百零五篇,故稱《詩三百》。
《詩經》是中國較好部詩歌總集,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,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。
《詩經》共收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。《詩經》的作者佚名,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,傳為尹吉甫采集、孔子編訂?!对娊洝吩谙惹貢r期稱為《詩》,或取其整數稱《詩三百》。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,始稱《詩經》。詩經在內容上分為《風》《雅》《頌》三個部分?!讹L》是周代各地的歌謠;《雅》是周人的正聲雅樂,又分《小雅》和《大雅》;《頌》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,又分為《周頌》《魯頌》和《商頌》。
《詩經》是我國較好早的一部詩歌總集,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中葉的305首詩。在先秦時代,《詩經》有兩個名稱:一個簡稱為《詩》;另一個稱為《詩三百》,這是因為《詩經》一共300余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