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兗”,現(xiàn)代漢語規(guī)范二級字,普通話讀音為yǎn。較好早在六書中屬于形聲字。
“兗”的基本含義為地名(兗州,在中國山東?。?;引申含義為中國水名。
字源演變:“兗”初見于小篆時代,從兒(人),后來逐漸見于隸書中,比較后面演變?yōu)榭瑫w簡化。
中國水名:河東郡垣縣,“有王屋山,兗水出”。
古籍釋義:以轉(zhuǎn)切,以淺切,沿上聲。兗州之兗,九州之渥地也。
濟河惟兗,五星爲兗州。兗,端也,信也。
蓋取流水以名。后魏置南兗州于譙,置西兗州于定陶,隋改魯州,唐復兗州,宋襲慶府。姓也。通作沇。
說文解字水。出河東東垣王屋山,東爲泲。從水允聲。沿,古文沇。臣鉉等曰:口部已有,此重出。以轉(zhuǎn)切。